中国—南非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大学成功举办
The 2019 Seminar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Yunnan University

发布时间 Release time: 2019年12月31日 阅读次数 Hits:

2019年12月14-15日,由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和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南非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南非6所大学的10名学者与来自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高校专家代表以及布隆迪、德国、缅甸、巴基斯坦等国际学者与会。

 14日上午,“中国—南非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隆重开幕。此次研讨会适逢云南大学举办“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两个研讨会的学者在上午的开幕式和主旨发言部分,贡献了智慧,进行了交流。开幕式由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双陆研究员主持。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杨绍军研究员代表云南大学致开幕辞。杨绍军研究员对此次大会提出美好希冀,希望国内外专家加强学术交流,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希望借助本次大会,中国与南非,云南大学与南非高校能够在数字经济时代深化创新合作,促进中国、非洲乃至全球范围领域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和高效率的驱动发展。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梁琦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次大会聚焦于中国区域合作、中国南非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等议题,为不断深化拓展中国-南非经济合作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在主旨发言部分,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Joel Hinaunye Eita和南非茨瓦尼理工大学高级讲师Jan Petrus Grounding分别以《汇率波动与贸易之间的对称和非对称关系:金砖国家经济体的证据》和《南非地方经济发展挑战和可能的相互关联的周转干预措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14日下午,中国和南非学者围绕中国-南非经济发展和中非减贫经验交流两个分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专题研讨会分别由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博士和南非茨瓦尼理工大学Jan Petrus Grunding主持。来自中国和南非的十一位嘉宾从不同角度、主题、方法和路径发表了演讲,与会代表对发言展开了严谨热烈又不乏学术争鸣的讨论。学者们高度赞扬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多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和南非的合作重点领域,提出战略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第一场研讨会发言的嘉宾和题目包括:南非大学Glenda Maluleke博士《南非贸易开放程度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因果关系》、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张巧文博士《南非经济特区发展与中南经贸合作启示》、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博士后布隆迪籍研究人员Kaze Armel《非洲大陆自贸区对中国-非洲南部国家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纳尔逊•曼德拉大学商学院Bryan Robinson博士《中国在非洲扩大经济特区中的作用:非洲有机生长树范式的应用》、茨瓦尼理工大学Lizi Steynberg女士《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发展》 、南非大学Sin-Yu Ho 博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治理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二场研讨会发言的嘉宾和题目包括: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张瑾副教授《中国-南非减贫发展政策及模式比较》、德班理工大学Jason Davis博士《可持续的农村生计:小规模农民和公司》、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蔡葵教授《云南省精准减贫经验研究》、约翰内斯堡大学Mduduzi Eligius Biyase博士《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德班理工大学Strini Pillay博士《南非农村经济发展(RED)——以夸祖鲁纳塔尔为例》。

 斯坦陵布什大学中非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GuangLing Liu教授和约翰内斯堡大学Joel Hinaunye Eita教授分别就两场研讨会的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双陆教授做总结致辞。他表示,此次中国—南非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涉及贫困治理、对外投资以及南非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主题突出,内容视角新,论题广,为我们提供了学术研讨文化盛宴。其中,来自非洲和中国的许多专家的研究主题相似,验证结果也相近。他还提出下一次中非学术交流的畅想,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与非洲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及探讨。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双陆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

        

   约翰内斯堡大学Joel Hinaunye Eita教授 

 

         

   Bryan Robinson纳尔逊•曼德拉大学商学院

      

    KAZE ARMEL云南大学博士后 

          

          Mduduzi Eligius Biyase约翰内斯堡大学

 15日,由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曹荣光副教授带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肖迎教授,姚书杰副教授,周观琪副教授等参加,及各专业研究生代表们陪同, 10余位中外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分别前往昆明市西山区猫猫箐村和昆明市斗南花卉交易中心调研。

       

 考察团于15日清晨驱车抵达位于西山风景区的猫猫箐村委会。猫猫箐村委会主任宋天雷热情接待了考察团师生并针对猫猫箐村的情况做了报告。宋天雷在报告中提到:猫猫箐村是一个有着180多年历史的村落。该村最初是由躲避战乱以及发配流亡至西山的山民建立。因为当时的西山山高林深,时常有虎豹出没,而山民出于对虎豹的恐惧,称之为“猫”,所以得名猫猫箐。猫猫箐村在2000年改制前,村民多以打猎为生,居住着茅屋草房,年人均纯收入只有不到800元。此后,随着西山风景区的开发,在周末节假日,时常会有游客前来登高观景。猫猫箐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淳朴的民风民俗成为了游客们在登山途中进餐休憩的不二之选。猫猫箐村也随即抓住了这一机遇,大力发展以西山的乡村生态旅游业为驱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以草莓、苹果、蜂蜜、八月瓜、枣、梨、 樱桃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村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目前,猫猫箐村共有60余家农家乐,家家都住上了砖瓦房,并与2009年成功脱贫。至今年,猫猫箐村人均纯收入可达89800元。宋天雷主任报告完毕后,南非学者进行了提问,现场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南非学者对猫猫箐村脱贫致富发展历程的理解。

 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肖迎教授在发言总结中指出,猫猫箐村的成功脱贫离不开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和村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猫猫箐村产业布局合理,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农业产出被就地消费,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可以就近就业。西山区政府对于猫猫箐村的脱贫工作也给予了支持。猫猫箐村目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安良好,村民幸福的局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会后,考察团对“碧灵草莓园”,“苹果园”,“西山蜂舍”,“西翥山谷农家乐”几家龙头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田间地头,来自南非的学者与农户深入交流学习了云南特色牛奶草莓和引进自德国的苹果种植经验和心得,给与了高度评价。表示猫猫箐村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以生态环境为抓手,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值得赞赏和学习。调研团专家给与了猫猫箐村的以保存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后续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予以高度评价。

 下午,调研团队到滇王花卉有限公司调研。昆明滇王花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设在云南省昆明市斗南。旗下有两家子公司,分别为:缅甸DIAN WANG TRADING CO.LTD; 柬埔寨DIANWANG IM-EX TRADING (Cambodia)-CO.LTD。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的多元化农业贸易企业,已实现以花卉为主的农产品种植技术化、运输快速化、养护专业化和贸易集散分销化的经营模式。在负责人做完介绍后,来自德班理工大学的Strini Pillay教授表示考虑到当前德班工业园区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在招商引资阶段建立起中非鲜切花贸易渠道将指日可待。

 之后,调研团队在千寻艺术空间参观了永生花的制作过程及成品以及新兴品种,对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进出口情况、产品制作包含哪些新的技术、花卉供应的来源、物流管理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行人前往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竞拍现场对拍卖流程、供货商和购货商的来源和数量、成交情况、鲜花品种、价格走势等进行了深入考察。

         

 结语

 “中国—南非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是云南大学2019年举办的三场中南人文交流活动之一。作为教育部备案的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学术支撑机构,云南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搭建中国与南非、中国与非洲在经贸合作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分享经验、加强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云南大学与南非学者的深入交流与对话,加强合作,促进中南人文交流持续友好发展。